散沙

Thor:局外人——《复联4:终局之战》影评【有剧透】

讲出了我对复4美队和锤的所有遗憾和疑惑

诸葛福媛:

Thor:God of Thunder



在键盘上敲下字符的此刻,我依然在纠结着不知如何写下这篇影评。它承载的意义似乎太多,不仅仅是写给《复联4》这一部电影,还是写给MCU的十年、和我自己的十一年人生。


对于并未沉浸在MCU世界的人来说,这只是一部电影,但对于我和许多人而言,这却是一场仪式。


在去看《复联4》之前,我屏蔽掉所有可能会剧透的社交媒体,在能观影的最早时间买了票,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走进影院,然后深吸一口气,开始观影。


我想,最终的这篇影评也是仪式的一部分,尽管百感交集,彷徨、失落、迷惑、伤感或许还有些愤懑,但我还是需要完成这场仪式。


1. 漫长的告别


大多数时候,电影评分会被浓缩成几颗星、一个数字或字母,抑或是简简单单的一个“喜欢”“不喜欢”,这无疑是便捷的,但对于大部分电影尤其是被用心制作出的电影来说,这是不甚公平的。


像《复联4》这样承载太多的电影,尤其难以用简单化的标准来评价。如果说第一阶段的三巨头起源电影更多是导演、编剧基于原创漫画的个人表达,那么从MCU《复联1》结束的那一刻起,一切都不一样了。之后的每一部电影都属于一个更大的布局和筹谋,是朝向“endgame”的一个步骤。在漫威出现格局变动,漫画和电影分道扬镳、迪士尼介入之后,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和商业。导演和编剧像是戴着枷锁跳舞,要迎合观众、要满足高层、要塑造主角、要兼顾配角、要带复联伙伴一起互动、要为下一步铺路搭桥……当这之中任何一个任务没完成好时,就会有质疑和批评,而兼顾所有,有时就意味着顾此失彼、电影节奏的失控。


正面例子当然有,罗素兄弟的《美队2》就是上佳作品。但有问题、争议的作品更多,《雷神2》导演阿兰·泰勒(Alan Taylor)和《复联2》导演尾灯(Joss Whedon)在拍摄完毕后都因为没能在影片中实现个人审美和意愿而懊恼不已,不再执导漫威。罗素兄弟的《美队3》也是争议甚多、鸡毛满地。


强调这些,是因为我不想简单化的评价《复联4》好还是不好,更不想因为我个人的某些喜好而简单粗暴地批评罗素兄弟、进而否定他们的能力。


就像之前评价《雷神3》一样,我不喜欢是因为它的价值导向和情节、人物塑造与我的认知不符,但这并不妨碍我承认它是一部极具娱乐性、有趣的、为雷神系列增加了大量票房粉丝的成功商业大片,也不妨碍我认可塔伊加·维迪提(Taika Waititi)是一位鬼才导演,承认他对某些类型的电影、电视执导能力至今让我惊艳赞叹。


同样地,我认为罗素兄弟也是很有才华的导演。他们对《废柴联盟》系列的掌控可谓机智又精彩,他们的漫威首秀《美国队长2》更是令许多人赞不绝口。我很喜欢《美队2》、也很爱他们参与执导的《特工卡特》第一季,甚至他们以不甚高明的方式带走了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Loki的《复联3》,我都是一刷再刷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赞赏的。


但是,我却无法因此而赞颂《复联4》。


    


观影时,我被逗笑许多次,也的确被感动哭了很多很多次,视觉特效更是让我叹为观止。但即便是在哭泣的同时,我内心都有个声音在说“不,这并不合理。你哭泣只是因为你爱他们太久,他们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你都会哭的。”


随着观影结束,那种“不合理”的剥离感越积越强,甚至一度超越悲伤,让我感受到了愤怒。等平静下来,我反思再反思,依然认为这种不合理是存在的。所以,我无法说《复联4》是个完美的结局。


这里所谓的不合理不是时间线和科幻意义上的(这些bug也有,但我可以忍受),也不是因为《复联4》没有让我的本命CP锤基重见或者给他们一个HE,让我感受最强烈的“不合理”是人物发展逻辑上、也就是“人设”上的“似是而非、偷换概念”。


就来说说让我比较介意的美队和雷神吧。先看美队,说罗素兄弟恶意对待美队显然是造谣般的不公允,说他们没有兼顾盾冬、盾佩、盾铁等众多CP粉的感受也似乎不太恰当。要对《复联4》的美队线感到满足其实是很容易的。事实上,我在看完电影的第一观感甚至就是满足的,我很快在短评里写了“盾佩的我死而无憾,锤基的我永不瞑目。”


感觉不适是在之后和朋友聊天时,她对我说:“其实我们要想的,是美队是怎样的人。”


我愣了一秒……是呀,重点不在于我希望美队怎样,而是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、他应该怎样。


《美队3》的盛大网络论战至今余波犹存,其中很关键的争执点就在于《队3》的美队是否OOC。抛开这个争议性的话题不说,只回归《复联4》,我认为美队的塑造是值得商榷的。


Steve Rogers作为美队,最大的人格特质是他一定会去选对的事。哪怕这选择意味着牺牲自己、牺牲自己最爱的人的幸福,他也会从容赴死去拥抱对世界来说最大的福祉。那么,他最后选择陪伴Peggy度过一生,而把盾牌和衣钵交给Sam,就属于一次“任性”的行为。试想,美队已经认定了“时间旅行时不能改变历史”,尤其是现在这个历史是他最亲爱的伙伴和家人们用性命换来的,他会冒险选择“陪我最爱的姑娘跳个舞、结个婚”而不惜承担“可能影响历史”的风险吗?


我觉得不会。按照美队的自律来说,他不会。


当然,不用别人反驳我,我立刻就可以反驳我自己说:正是因为Tony和Natasha不在了,美队才格外珍惜Tony的建议,选择去过那种平凡的生活。再加上如果他低调行事、Peggy也配合的话,就不会影响历史。况且,Sam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,又有冬兵协助,美队可以放心交接盾牌啊,他就不能单纯地作为Steve Rogers过个平凡人生吗?


他当然可以。


 


这就是罗素兄弟的厉害之处了,他们总是能对应漫威之前的很多梗,能把人物选择拍摄出一定的“逻辑性”,让几乎任何质疑都能被解答。每一条微小的更改似乎都无法辩驳,当最后你看到那个角色有些不对,有些“ooc”的时候,你甚至不知道应该从哪入手辩驳,也不知道如何能辩驳成功。


交接盾牌、美队退役,这是由桃总的合同和漫威的总体规划决定的,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复联4需要塑造一条“交盾”的线,Steve Rogers需要选择不再成为美队。


将这种需要以“偷换概念”的方式变为“逻辑合理”,是我最介意的问题。


美队曾亲口说过:“The guy who wanted all that went in the ice 75 years ago.”从冰中出来的,是美国队长,是与美国队长合二为一的Steve Rogers,在漫画里他宁可和钢铁侠反目也要坚持维护自由的权利,他甚至为了更多人的安全而自愿被捕继而被射杀,但到最后一刻,他都是美国队长,他从来没有主动放弃自己身为这个英雄的责任。


当然,我不能说我反对Steve Rogers做这个选择,作为凡人,他当然拥有这个权利,作为盾佩粉,我更是乐于见Peggy和他拥有幸福。但对于美国队长Steve Rogers而言,我终究还是觉得这剧情设计是有缺陷的。


 




2.Worthy 还是unworthy


再来说说雷神吧,如果说美队线的处理我可以勉强接受,或者让自己“被说服”,雷神的人物线,我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接纳的。


首先应该说,我的心病不是来自于Thor的“肥宅外貌”。我虽是雷神的“颜粉”,但他胖也好、秃也好、瞎也好,老也好,我都不介意。


直到雷神斩杀灭霸之前,《复联4》对Thor的勾画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这两年,我有时会跟好友吐槽Chris Hemsworth不好好演戏磨练演技,总是在爆米花动作片里翻滚,但每一次,他都能用对雷神的刻画有力地打我的脸。《复联3》里他每一场戏都精彩无比,Loki死前的Thor特写、和火箭浣熊对话的片段更是证明他绝对是个有天分的演员。《复联4》里,从开场的沉默寡语到Thor挥动Stormbreaker砍下灭霸头颅、黯然走进光辉中的背影,Chris的表演都堪称惊艳。似乎从Asagrd飞船遇劫那一刻开始,Thor就在一直紧绷着,到听闻原石破碎的一刻,他的弦断了,他的复仇者伙伴们还在不可置信地徒劳追问,他却做了最“雷神”的选择:“我说了你会因为伤害我的亲人、我的族人而死,你不是说我应该砍头吗?好啊,我砍头了。”


那句语带哽咽的“I went for the head”让我瞬时泪目。


他最先面对了现实:命途多舛如此,有些事,真的再也回不去了。 




Thor已经面临到他神生里最大的打击,电影里甚至刻画他因此陷入PTSD,成了一个肥宅。而Asgard的人们在陪伴他、等他伤愈、度过这个低落肥宅期(尽管我质疑:真爱Thor的任何Asgard人都不会容他这般)。直到他回到《雷神2》时间线,在母亲的鼓励下再次证明自己worthy,又重拾士气,以一个真正复仇者的身份加入战斗。


 看起来,这无懈可击。


朋友甚至还在此期间给我塞了几口微博的锤基糖:“看啊,爸爸死了他没崩溃,妈妈死了他也没崩溃,弟弟死了,好,他崩溃了。”


“他回到过去的时间线,没有去看Loki,并不是不想他,而是他知道那不是Loki,不是他的那个Loki了。”


……


是的,看似无懈可击,看似逻辑缜密,每一条微小的更改似乎都无法辩驳。


 


我们来看几个问题吧:


Thor“堕落”、变成“死肥宅”,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依然Worthy,所以他需要通过召唤喵喵锤来证明一下。喵喵锤证明他依然Worthy。那么,这之中恒久未变的、使得雷神始终worthy的核心是什么?他通过自己“变肥宅”的选择体现了哪些雷神的特质?


肥宅的雷神依然Worthy?


 


或者,我们暂且认定肥宅的他不worthy了,在“肥宅”到《雷神2》重见母亲、获得喵喵锤之间,他又重拾了某些特质而再度Worthy。那么,回归战场的他,再度拿起喵喵锤和风暴战斧两样武器,背负着一样的血海深仇,背负着更重的护卫人类和神族余民的责任,为什么表现反而还不如《复联3》?


因为“肥宅”版雷神要less worthy一点吗?Worthy是可以定量的?


 


再来问,Thor到底愿不愿意做Asgard的王?


《雷神1》他很显然急于做王,然后他成长了、看懂权利背后的一切表示不愿意,《雷神3》他再次临危受命登基成王,《复联3》也没有表示别的想法,现在到《复联4》他又不愿意了?要去跟尬舞天团浪迹天涯?


我知道有人要解释说是因为有女武神接手,Thor很放心。


这样说来,Asgard人民还真是毫不重要、毫无话语权呢。这个承载着父亲嘱托、母亲二次托付,承载着弟弟和朋友们鲜血的王位还真是完全不需要正式对待一下呢。


这简直跟瓦坎达一个科技领先地球1000年的国家硬要搞比武决斗选国王一样充满逻辑、令人信服。


在我眼里这不是Thor的故事,其中满是前后矛盾的悖论,而Thor只是剧情的工具。




3.诸神的黄昏


 


Thor是个怎样的神?


在我看来,作为凡人的美队已经拥有了最大化的美德,他是不可超越的,所以他最后拿起了雷神锤,我一点都不意外。钢铁侠更是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,以一己之身承担世界的命运,却谈笑自若、举重若轻。


那雷神呢?他最大的特质,使得他足够不同、完全可以区别、比肩其他两巨头的,是他Worthy。


这种Worthy不同于美队的正义、善良、美德,是Thor骨子里的真和光明。


 


神有很多种,悲悯的、普度众生的、全知全能的,但雷神不是这样。他是个人一样的神,有时候愚蠢、充满孩子气,有时候又睿智、决断。God of Hammer可以有很多,任何拿起喵喵锤的人都可以成为某种“雷神”,所以,漫画里可以有女雷神、马面雷神、青蛙雷神,MCU里可以有“幻视雷神”“海拉雷神”“美队雷神”,但God of Thunder只有一个,他只会是Thor,那个最Worthy的Thor、定义了雷神的Thor。


希腊、罗马、北欧神话的A God与基督教的The God有个很大的区别,就是北欧神话里可以有主神,却没有逻辑、法理、神格上的神上神,换言之,Odin或许位置高于Thor,却没有“法定”的规则来辖制Thor。


来看漫画里一个特别能体现Thor本质的例子:


看过诸神黄昏原著漫画、或者听过漫画讲解的人都知道,在诸神黄昏的最后,Thor面对比他更高等、主宰世间一切的远古神灵,做了一个让Loki都深觉疯狂的选择:他打碎了命运的纺车,让一切重归黑暗。


对于Thor来说,人和神都可以犯错,因此铸就的命运也可以惨烈、欢愉,但对和错都必须是自己走出来的。


Thor反抗的不是阿斯加德的覆灭或是宇宙的毁灭,他反抗的是命运握在他人手中、被别人左右和提前书写。


死亡何惧?湮灭何惧?不自由,毋宁死。


Thor是不屈的,就算他被剥夺了雷神神格的时候,他也没有屈服过。


 


我最喜欢的雷神系列导演Kenneth Branagh有个习惯,他喜欢让演员去体会角色,在此过程中,向他/她们抛出问题,让他们以角色的角度回答。


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是他问神后Frigga的演员蕾妮·罗素(Rene Russo):“已经知晓了Loki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你会不会告诉他真相?也就是说,你会不会告诉他:你不是我的亲儿子,你是被收养的?”


蕾妮说:“不会。”她停顿一下,又补充:“因为他是如此敏感。”


见证这一切的编剧说:“我当时感觉就像是脑子都被子弹从后脑勺轰了出来……因为在那一刻,她没有像我们这些知道故事情节的人一样回答,也没有像知道Loki的人物走向的导演那样回答,她是在像一个母亲那样回答。”


 


看完《复联4》之后,我和基友白白做了一个类似的思维实验:


我问,如果Thor本人来到我们的宇宙,看到《复联4》终局的命运,他会怎么做?


她说:他会砸碎命运的纺车。


我又问:如果他做不到呢?如果我们夺去Thor的神力,这架命运的纺车是无法砸碎的呢?撕毁剧本,他们可以重写一个,砸毁电脑,他们不过再拿一台,杀了编剧导演,他们立刻又找一些。


她说:那……他真改变不了什么了。


可是作为雷神,当他无能为力,当他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命运的时候,他会怎么做?


 


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试题。


我想,他会继续试,于绝望中再燃希望,失败了复又重来,直到死。


又或者,他会放弃,放弃作为雷神的坚守,接纳这一切,成为一个unworthy的、逐流、瘫在沙发上醉生梦死的凡人。


   


神的故事最终只有两种结局:神的死或神的陨落失格。


Loki死得不漂亮也不聪明,但他到死都是恶作剧之神,他溢满泪水的血红眼睛里有绝望、恐惧,但他依然在嘲笑:灭霸,“你永远成不了一个神”。


如果雷神不能不朽,如果让我选一个结局,我宁可雷神死,也不想他陨落失格。


 


“这才是真正的诸神黄昏啊”,白白忽然伤感地说,“你瞧,雷神失去了他的家人、他的星球,他在《复联3》里不止一次抱着必死的决心抗争、《复联4》他甚至失去了一个神的尊严,但最后呢?”


最后他是个逻辑不自洽的笑话。




4.局外人


不用等别人指出,我知道自己过度苛求、严肃,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吹毛求疵了,这是很显然的事。


《复联4》如此复杂,每个英雄都有众多粉丝,这么多主线、故事、任务,换了谁能够兼顾呢?恐怕谁都做不到。


我相信罗素兄弟和编剧已经尽了力,以MCU如今的规模和影响力,拍成什么样都会有人指责,拍到多好都会有人不满意。


如果退一步,只把它当电影来欣赏,自然很容易便得到满足。有幸十年中遇到这样一个系列,和自己喜欢的荧幕英雄一起走完,如何想来,都该庆幸、珍惜、感恩。


但我们之所以念念不忘,以仪式般的状态去看一部电影,不正是因为我们不仅仅把它当电影么?期待又有什么错呢?苛求、严肃又有什么错呢?谁不愿自己心爱的系列像《指环王》一样,成为荧幕史诗、人间绝响。


 


完全信任、接纳剧情或者完全娱乐、毫不入戏,都能从《复联4》获得更纯粹的快乐,像我这样夹在一半,才真真是庸人自扰。


可是,我应该因为剧情的改编而扭转我对英雄的信仰吗?我应该因为他仅仅存在于光影,就嗤笑一声说“电影而已”吗?


我不想,不愿意。


 


抖森曾经引用品特的这样一段话来描述戏剧:“往往真理不过是黑暗中的惊鸿一瞥,又或捕捉到一些貌似真理的浮光掠影,甚而都未意识到你已接近。”


对很多人来说,复联英雄便是那荧幕光影中闪过的真实,他们因为那一瞬间的真实而“入坑”。


 


对我来说,浮光掠影中曾有那样一位神祇,人类几千年的寿命于他而言,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烛火微光,但他曾经在人间的短暂旅程中历经成长,在人类营营碌碌的简单生活中收获谦卑。


他是人间的局外人,但他爱人类,爱他们中最杰出的复仇者。


他愿意一次又一次放下国王的身份,为人类而战。


他鲁莽、光明、伟岸、俏皮;他睿智、沉稳、执着、磊落;他英俊、滑稽、古怪、破碎。


他是父亲、母亲和Asgard人眼睛里的光,是Loki一生执念和临死前最后的信仰。


无论改编如何、有过何种面貌,他曾是,并将永远是,我喜欢的雷神。


 


【PS:像大多数人一样,我也想说:会永远爱初代复联,谢谢他们。


会再刷,接纳不同意见,但不一定会更改看法。对导演并无个人化恶意,谢谢】














注:抖森的原话出自:这里


       Ken和Frigga的故事出自【Loki & Frigga】荧幕后的妈妈

评论

热度(1697)

  1. 共19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